文化二字,很難概括。
網上看到最多的,是作家梁曉聲的概括。
梁曉聲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植根于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就這么四句話,被不少人奉為圭臬,
在各種場合,反復引用,頗有炫耀之意。
但是,恕我直言,我至今都沒有弄懂,
這四句話到底說的什么意思?
四句話之間,有些什么聯系?
至于到底是哪四句話,抱歉,
離開原稿,我一句也沒記住!
說到這里,有人問了,
老詹哪,你認為梁曉聲那四句話沒有意思,并不準確,
那么你,老詹,你來重新定義定義,如何?
嘿嘿,這個,倒也確實難不倒我。
老詹對文化的定義,相當簡單,也很好記。
我認為,所謂文化就是,
一個單位、團體,或者個人,因長期相處而形成的
共同的是非觀和審美觀。
舉例說吧。
某家姑娘,嫁到某男青年家做了媳婦,
乍入家門,處處規矩。
見了老人,必須畢恭畢敬,不能沒大沒小,目中無人。
吃飯之時,一定不要說話,不能嘻嘻哈哈,說笑打鬧。
只這兩條,姑娘就受不了,
因為,在她家中,見了爹媽,可以拍拍肩膀,直呼其名。
吃飯之時,愛干什么就干什么,誰也管不著,相當自由。
看看吧,多年相處,兩個家庭,形成了不同的是非觀與審美觀。
也就是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這家以為對的,那家說是錯了,
這家認為美的,那家視為很丑,
因為文化不同,這就起了沖突,
所以,新媳婦覺得很別扭,
這個新家,也覺得她別扭。
道理,就這么簡單,
以小見大,小可喻大。
不但家庭如此,單位、團體、企業,乃至國家,也是一樣。
舉例說吧,最近三年,疫情突起,
西方人普遍沒有戴口罩的習慣,覺得別扭,不好看,很丑!
這是他們的文化,多年使然。
政府強制戴,他們也不戴!
就像我們,從沒有使用公筷的習慣,認為沒必要,麻煩,難受!
還是一人一雙筷子,想吃哪塊夾哪塊,這才來得痛快!
此乃我們的文化,也是多年使然。
你覺得老外們很奇怪,
老外也覺得你很奇怪。
回頭說說老詹自個兒的事吧。
2006年,我到海外版上班,
作為一把手,除了砍出“三板斧”,
把收入搞上去,
把報紙辦好看,
把發行再擴大,
此外,還有第四板斧,就是,
逐步建立海外版的單位文化。
我以為,一個單位,從領導到員工,
應該逐步形成共同的是非觀審美觀。
什么是對的,應該提倡的?
什么是錯的,應該反對的?
觀點一致了,事情就好辦了!
大力提倡的,單位不用拿錢獎勵,大家自覺去做,
堅決反對的,單位不用批評懲罰,大家都不去做。
這樣,豈不是可以大大節約成本?
獎勵和監督都是要花成本的,
有時,甚至要花很大的成本!
那么,海外版應該確立什么樣的“單位文化”呢?
這個事情,早已有數,
還沒到海外版上任之前,已經想過若干回了,
我打算,到了海外版,要讓大家逐步樹立起明確的“單位文化”。
我將它概括為六個字。
創業,敬業,樂業。
創業——單位每個員工,都要勇于創新,敢想敢闖,大膽創業。
敬業——定下目標后,要嚴格遵守,兢兢業業,決不偷奸耍滑。
樂業——單位要給大家創造一個收入豐厚、精神愉悅的好環境。
簡簡單單,就這三條。
別看只有三條,其實作用不小!
假如,你到一個單位,這里提倡的文化是“創業、敬業、樂業”。
大家目標一致,觀點也很相同,
都以創業、敬業、樂業為榮,認為這是對的,美的,應該贊揚!
反之,則是錯的,丑的,應當批評!
那么,全體員工都發自心底地奔著這三個目標去干活,去努力,去奮斗!
那么我相信,這樣的單位,
持之以恒,一定會逐漸變得朝氣蓬勃,風清氣正,
個個生動活潑,人人開心快樂。
這樣的單位,你能不喜歡嗎?
我的這個觀點,曾經在海外版大會上講過,
而且不止講過一次。
然而,因為前三板斧占用時間太多,花費精力太大,
這第四板斧,也就只能講一講,一種設想而已,
并未認真付諸行動,更沒有制定具體措施,
所以,這一板斧,僅僅算是虛晃一槍,
沒有實實在在地砍下去!
如今回想起來,如果今生有什么遺憾的話,
這是我在海外版任職期間的一個遺憾,
一個不小的遺憾!
從主觀講,時間不夠,精力不足,
從客觀講,到海外版時,老詹已57歲半,
離“七上八下”這條杠杠,只差幾個月,
所以,組織讓我在海外版干了近四年,已然“超支”,
要再繼續干,就破規矩了。
那是不應該也是不可能的。
嘿嘿,就這么著,我的第四板斧呀,
也就沒有來得及砍下去。
所謂海外版的“單位文化”嘛,
也就不了了之,完全泡湯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