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一個常在耳邊縈繞的話題,但要說清楚真的很困難。有大文化的概念,也有狹義文化的理解。
微信上有人把一個人有文化的表現概括為“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著名文化人,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曾寫了一本書來回答,充滿了女性文化人對文化的理解:摘錄其一段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這是從典型的狹義文化角度對文化的現象解釋。
按我們教科書中的說法,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產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企業文化、大學文化、機關文化等為機構或系統文化。任何文化都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文化自身的內部結構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理論上還可以講很多,但總的來說,社會本身的變化帶來文化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文化的生命力來源于傳承
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千百年歷史背景下日積月累形成的,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在某種程度上,文化就是一種傳承。
這種傳承過程,首先就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因此,對于每一個人,家庭在其中承擔了重要作用,家長扮演了核心角色。對于學生,學校就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教師就是文化傳承的樞紐。對于已經工作的成年人,所在機構就是文化傳承的平臺,機構的負責人就是文化傳承的核心。
每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文化的感受與看法不同,都是正常的。但是對于文化,后人是沒有資格評論其優劣的,那是不同年齡階段的感悟,千百年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我們都是不自覺的傳承者,踐行者。
第二、文化的發展力靠交流和借鑒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借鑒而豐富。
文化是豐富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文化的發展過程也是各種文化不斷相互影響,并借鑒融合的過程。
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1000多年,與原始的印度佛教相比,已相去甚遠,發生了很多很大的變化,在影響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完全被中國文化所影響,并與中國的儒釋道混合交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理念道德的重要支柱,成為社會治理的另外一條底線。
在新中國成立初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學習蘇聯,從建筑到辦學,廣播電影,國家治理,工程技術,專業設置,處處都有蘇聯文化的影子。
最近40多年,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無論從建筑風格,到辦學理念,到影視娛樂,社會治理,處處都有著西方文化的影子。同樣,隨著中國的強盛,影響日益擴大,中國元素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無論是春節,漢字,還是中國紅,中國龍,等等。
在美國,書包放在地上是正常的,因為他們覺得書包臟。在中國,書包往往是放在桌子上的,因為地上太臟。這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做法。當我們熟悉了解其中的原因后,就可能學習借鑒,進而發生改變。
第三、文化的創新力來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人類先后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和文化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文化本身,也是伴隨社會發展不斷演進變化的,并展現著時代發展的影子。尤其是近現代,隨著技術的進步,每個國家的文化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
交通工具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加強了人的聯系,從而帶來了更多的區域間語言文字建筑等方面的融合。電的發明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生活作息的規律,直接影響了一些關聯文化的形成,比如夜生活、電影、游戲等。電視出現后,更是出現了土豆電視這類轉專有的名詞,以描述某種生活狀態。
人作為文化的主體之一,我們小時候流行的是小人書,在我兒子小時候就已經是動漫了,然后是游戲,與之相關的產業,如cosplay在青少年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現在,游戲已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新浪影響雖然大,但其收入只是以游戲為主的網易的22%。
但這所有的影響中,都不及互聯網發展對我們人類文化的影響來得更深遠。
無論是在地鐵里,還是公交車上,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低頭族,這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文化現象。當然,這還只是淺層次的影響。
前些年流行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現在,世界已經是平的了。互聯網的出現,首先從語言符合,從傳播切入,逐漸改變著社會關系、精神、藝術、風俗習慣等文化的所有體系。在打破了傳統的地域,時空,階層,社會結構,國家之間的區別與距離,也徹底打破甚至改變了文化的傳承,借鑒融合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微信等,來自不同國家宗教信仰的人,在不同群組中,在共同議論爭論同一個問題。不同的文明與文化也在同一個時空下,一起激烈碰撞,在人類過去幾千多年的文明史上,是不可想象的。過去兩千多年來,文化一直是社會精英,強者在引導,現在,則完全是一個群體性引導。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水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文化空間得到了空前提升。
大學要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大學作為文明社會中的重要組織機構,保持了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經久不衰。大學不僅傳承了知識文明,也曾經改變了它所處的時代。大學要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沁平院士曾做過專門論述,他指出:“大學引領文化的功能體現在繼承并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并傳播先進的外來文化、創造并培育時代的新型文化等方面。繼承和借鑒是創造的基礎,沒有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就難以創造出時代的新型文化。如果說,繼承并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所有教育普遍具有的功能的話,那么,對外來文化的批判與借鑒,并且將其中先進的成分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以及在創造、培育、重構和發展新的文化等方面,則主要是大學特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功能”。(李志民,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