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趙竹青
日前揭曉的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兩位人工智能(AI)先驅,著實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J.Hopfield)和英裔加拿大科學家杰弗里·辛頓(Geoffrey E.Hinton),以表彰他們“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
兩位科學家中,杰弗里·辛頓更為公眾所熟知。辛頓因其在深度學習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被譽為“AI教父”,并在2018年榮獲有“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此外,他還因對AI安全性的持續呼吁而備受關注。此次獲獎,也讓杰弗里·辛頓成為史上首位同時獲得圖靈獎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然而,物理學界的震驚還未平息,諾貝爾化學獎又在一天之后再次將榮譽授予了AI領域。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戴維·貝克(David Baker),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倫敦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層思維”(DeepMind)的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江珀(John M. Jumper),以表彰其在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的貢獻。
諾貝爾獎委員會評價稱,哈薩比斯和江珀開發了一種名為AlphaFold2的人工智能模型,這種模型解決了一個已有50年歷史的難題,能夠預測大約兩億種已知蛋白質的復雜結構,并且已被全球200多萬人使用。
至此,2024年諾貝爾獎中,科學類的三個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已全部揭曉,AI領域無疑成為了“最大贏家”。
尤其是“物理學獎花落AI”,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在獎項揭曉前的各種預測中,幾乎從未出現過這兩位獲獎者的名字。然而,回顧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人們不難理解其獲獎原因。正如諾貝爾獎委員會所評價的:“盡管計算機無法思考,但現在,機器已經可以模仿人的記憶并具備學習等功能。今年的物理學獎得主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了貢獻。”
今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兩項頒給了AI,深刻反映出AI技術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全球科研舞臺上的崛起與影響。
在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施郁看來,機器學習的重要研究和發展,與物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一方面,物理學早已突破傳統領域,研究的范圍更廣;另一方面,隨著AI工具被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也正使用機器學習,繼續拓展著物理、化學、生物等研究邊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海燕表示,AlphaFold2獲獎在自己的預期之內,但沒想到會來得“這么快、這么早”。
此外,今年的諾獎也引發了科學界對于交叉研究的深入討論。近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越來越垂青于那些跨越多個學科領域的交叉研究。從2020年頒給數學家彭羅斯,到2021年頒給研究復雜系統的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再到今年的霍普菲爾德和辛頓,這些獲獎者無一不是“跨界高人”。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頒給AI領域的科學家,不僅是對他們卓越貢獻的肯定,更是對科學界的一次深刻啟示:在未來的科學探索中,技術與學科的交叉融合將成為常態,而AI作為這一融合過程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將推動科學研究不斷突破傳統框架,實現更加深遠、更加廣泛的創新。
推薦閱讀:
AI觀察|大模型從“參數戰”邁向“價格戰”是喜是憂?
AI觀察|通往AGI,這個“中國小孩”另辟蹊徑
AI觀察|巨頭紛紛入局,“AI PC”時代將至?
AI觀察|GPU持續升級 如何應對算力“貧富差距”
AI觀察 | 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人工智能+”有何深意?
AI觀察 | Groq芯片爆火給我國AI芯片產業發展帶來的3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