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力量,決定了2026年全面洗牌。
上海樓市有兩個數據很不正常。
第一是次新房太過保值,遠遠跑贏同地段老房子。
第二是2022、2023年新房太火,交易量甚至超過2019年。
這兩個怪相,都是因為新房倒掛。
新房賣得比二手房便宜,搶了很多二手客戶。
憑空出現的套利空間,也透支了未來購房需求。
好處就是,保證了新房短期火爆。
其實新房交易量超過2017年就不應該。
新房倒掛配套五年限售,又短期保護了次新房市場——大幅減少了次新二手供應。
次新房跑贏的原因很多,五年限售一定是一個重要因素。
這些限售的二手房,2026年會大量流入市場。
各區域限售房源數量不一樣,對市場的沖擊力度就不同,這會成為2026年區域分化的重要推手。
限售房源越多,市場沖擊越大。
前幾年大虹橋能流通的二手次新,就萬科天空之城(部分)、中建錦繡天地、招商虹橋公館(部分)、仁恒西郊花園等,一共沒多少套。
這才維持了當時9萬高價。
徐涇處于限售狀態的二手有8927套,前灣還有一些。
意味著2026年大虹橋次新供應翻幾倍,市場還能穩得住?
楊浦、虹口內環一帶也一樣,90-120的次新三房房源很少,所以相對堅挺。
能夠相互分流的二手房源,大概有5746套被限售。
2026年這5756套房源陸續解除限售,大量次新房源涌入二手市場。
手握次新房的房東,你要清醒,你家房子堅挺有可能是限售保護了你。
你需要思考的是,2026年大洗牌時,你會面臨多大的沖擊。
2026年,上海的區域格局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2021年十四五規劃出爐,給了這幾年區域發展的方向。
2021年的這版規劃,基本延續了之前副中心、五大新城格局,只是新提出了南北轉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幾個規劃最近聲音不大。
一方面是規劃實在太多了,除了金山、崇明,上海全境重點開發(《房地產的紅利,全面消失》)。
第二,2021年后內外環境變化實在太大。
這幾年我們經歷了千古未有之變局,堪稱二次改革開放。
見證了歷史,經歷了轉型,對經濟、對城市發展的理解徹頭徹尾的變了。
2021年做的規劃,已經明顯不適應新的環境。
2026年十五五開始,國民經濟發展目標、國土空間戰略可能都有重大變化。
具體怎么調整我們參與不了,只能坐等歷史巨輪碾壓。
目前能確定的方向是:
弱化五大新城戰略意義;
大零號灣等三個未來產業先導區成為整體戰略;
一江一河成為重要的城市格局。
十四五規劃中一江一河完全沒提,你看看現在的聲音有多大。
過去十年,上海的舞臺屬于前灘、大虹橋、臨港。
2026年后,前灘建成、大虹橋你懂的。
2026年后,東方樞紐有望取代大虹橋,成為新的當紅辣子雞。
今年公布了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落地動作還沒開展。
十五五規劃中如果再重點關照,大批開發商入場,幾千萬營銷費用砸下去,熱度直沖云霄。
我相信某媒體會發明新的文案:西有陸家嘴、東有大樞紐。
這樣重大的規劃更迭,不知會出現多少。
新版規劃出來,區域價值迎來全面重估。
如果你還按照2021年的規劃選房,可能要當韭菜了。
短短幾年,我們經歷了這么多觸及靈魂的變化,你還拿2021年的報告當圣經?
新政后樓市如何分化
哪些區域率先觸底 歡迎私信咨詢
2026年的市場政策跟現在完全不同,也會沖擊舊有格局。
每一次新政,都是利益的再分配。
2024年,我們已經打開了70/90政策,120以上的大三房慢慢成為主流。
這些大戶型為主的項目,2025年后批量入市,直接沖擊2026年市場。
現在的新房,大戶型單價高、小戶型單價低,是因為70/90限制了大戶型供應。
2026年大戶型成為主流,大戶型單價還會更貴嗎?
現在買大戶型新房的朋友,好好想想吧。
2000-2008年上海最受歡迎、單價最高的是兩房,現在兩房直接沒人權。
市場變化就這樣無情。
2026年,上海限購全部打開,對剛需房源的需求可能大幅增加。
現在上海樓市主力客群都是本地置換,2026年大量外地購買力涌入,對房屋的評價標準也會受到沖擊。
上世紀末,古北的崛起已經讓大家震驚過一次。
2026年,上海限墅令大概率也會打開,近郊獨棟別墅有望再次火爆。
十幾年了,上海別墅市場冷冷清清,幾乎沒有新的產品推出。
一旦打開市場,新的設計理念、新的建筑工藝全部上馬,十幾年前的別墅很快就落伍。
千萬不要拿過去眼光看未來,我們正在轉型期,變化之快會打得你措手不及。
這幾年我們經歷的重大變化實在太多,以上只是部分解讀,其他的大家可以多多補充。
也可以來環線辦公室,我們當面討論。